憶初心二十余載矢志江海,擔使命再赴疆場續寫榮光。近期,戰略支援部隊某部為一艘服役二十四年的“功勛老船”舉行了熱烈隆重的退役移交儀式。
春風旖旎何繾綣,長江涌潮旗艦去。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,全體官兵面向老船莊嚴敬禮,目送“老戰友”穿過“水門”,駛離母港,開赴遠方……
“每舉辦一場儀式,就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。”一位電工兵說,“不同于一本正經的說教、一板一眼的話語、一成不變的說辭,透過生動鮮活的儀式活動,更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這支部隊‘永不言苦、永不言棄’地精神譜系。”
去年兩型新船入列時,該部在碼頭舉行了別開生面地授裝接裝儀式,廣泛發動官兵代表,將對老船的回憶、對新船的憧憬、對打贏的決心串起來說、聯起來講,極大地激發出部隊的使命感、榮譽感、自豪感。
“教育引導要契合使命任務才能推動受教者自覺踐行,我們借著儀式活動的那股子熱乎勁兒,為‘江海尖兵’淬火加鋼。”該部政治工作處主任介紹。
該部注重發揮儀式文化以文鑄魂、以文化人的功能,通過戰前決心書、出征誓師會、航程小動員等形式,把儀式活動“移上甲板、搬進船艙、融入航程”,實現“船艇前進、教育跟進、思想上進”。
前不久,在某型運輸船編隊即將出征執行海上運輸任務之際,該部還舉行了盛大的誓師動員大會,兩艘運輸船政委代表各船上臺宣讀挑應戰書,全體官兵信心滿懷、躊躇滿志,以昂揚的姿態、響亮的呼號表達了勝戰決心。
“十里軍港,見證萬里航跡;一腔忠誠,揮灑碧海藍天……”新戰士在參加完誓師動員大會后表示,“要以優秀前輩為榜樣,激勵自己堅定不移鑄軍魂,矢志不渝謀打贏,爭做過硬江海鐵騎。”
“面對船艇部隊‘以船為家態勢、流動分散常勢、思想活躍趨勢’,穿插工作任務之中舉行儀式活動,對于激勵官兵牢記初心使命、勇擔強軍重任、接續奮斗開新,確保部隊鐵心向黨、永不迷航,具有重大意義。”該部政治委員介紹到。
儀式不是形式,教育不限格式。一次儀式,終生難忘。通過在船艇行動任務中組織生動熱烈的儀式教育活動,該部官兵豪情滿懷、士氣高漲,從容應對長江大洋環境復雜、風險難測的考驗,高效完成各項戰試訓練任務,在耕江犁海、通江達海的豪邁征程中淬煉著能戰勝戰的尖刀鐵拳。(陸勁竹、薛富樂)
(來源:央視網)